表面活性劑,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體系的界面狀態(tài)發(fā)生明顯變化的物質。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,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。
活性劑的分子結構具有兩親性:一端為親水基團,另一端為疏水基團;親水基團常為極性基團,如羧酸、磺酸、硫酸、氨基或胺基及其鹽,羥基、酰胺基、醚鍵等也可作為極性親水基團;而疏水基團常為非極性烴鏈,如8個碳原子以上烴鏈。
活性劑通過在氣液兩相界面吸附降低水的表面張力,也可以通過吸附在液體界面間來降低油水界面張力。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表面活性劑的作用有哪些吧!
1、潤濕作用
當固體與液體接觸時,原來的固/氣、液/氣界面消失而形成了新的固/液界面,這一過程稱為潤濕。如紡織纖維是一種多孔性物質,有著巨大的表面,當溶液沿著纖維鋪展時,會進入纖維間的空隙,并將空氣驅趕出去,把原來的空氣/纖維界面變成液體/纖維界面,就是一個典型的潤濕過程。
而溶液同時會進入纖維內部,這一過程則稱為滲透。幫助潤濕和滲透作用發(fā)生的活性劑稱為潤濕劑和滲透劑。
2、乳化作用
由于油脂在水中表面張力大,當水中滴入油脂后,用力攪拌,油脂被粉碎成細珠狀,互相混合成乳濁液,但攪拌停止又重新分層。如果加入活性劑,用力攪拌,停止后很長時間內卻不易分層,這就是乳化作用。
其原因是油脂的疏水性被活性劑的親水基團所包圍,構成定向的吸引力,降低了油在水中分散所需要的功,使油脂得到很好的乳化。
3、洗滌去污作用
由于表面活性劑的乳化作用,使得從固體表面脫離下來的油脂污垢顆粒能被穩(wěn)定地乳化分散在水溶液中,并且不再沉積到被洗凈的表面形成再污染。